Go Blue〽️ | 密西根大学ECE申请分享


首先感谢你点开这篇文章,不管你是来自什么专业背景、目标扎根于何方,都祝你前程似锦!


个人背景➕三维

我叫余功行,2020-2021学年在上海大学中欧学院机械工程就读,后转到机自学院自动化系,完成2022-2024学年的学业.

  • GPA: 3.6/4(申请时)

  • Rank:专业第7, <5%

  • 托福98,雅思7,GRE 323(170+153)

  • 软背景:


  • 学业、领导力奖学金若干

  • 上汽大通软开实习3个月

  • EI、CPCI会议独一作,方向为路径规划

    总科研时长6个多月,均已经检索

  • 有两段大创(无人机和机械手数字孪生)都已经开源

  • 还有一些其他的比赛例如嵌入式、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拿到了省奖

  • 课程项目一堆


申请结果

我的主申是**ECE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和Robotics **(机器人) 方向,未来想在自动驾驶行业找到决策规划相关的工作。

24fall申请季收到的offer有:

  • NYU(纽约大学) MSEE

  • USC(南加州大学) MSEE

  • UIUC(伊利诺伊大学) MEng in Autonomy and Robotics

  • UMich(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MS in ECE (Robotics focus)

  • JH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MS in Robotics

  • Columbia(哥大) MS ME(Robotics track)

总的而言申请季的结果我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没能收到沐浴在加州阳光下的UCSD和北美卷王CS四大卡耐基梅隆大学的offer,但是能够被top30的顶级公立、工科强校密歇根大学认可,即便是要在五大湖区的狂风暴雪下的小镇安娜堡度过2年的**发配**时光,我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lol :D


申请季历程

其实我准备的相当晚(23年5月份才开始的),在大三夏季学期之前,我一直都是坚定的保研党,直到得知自己因为学分问题无法保研,这才开始准备出国留学工作。当时因为什么也不懂就匆忙报了某大型中介来规划后续事宜,之后从5月份到10月份一直都在准备出国留学的各种相关材料,例如语言成绩和GRE、各种简历文书以及最后的一些背景提升,包括开展新的研究项目和暑期实习等等。11月份开始我就集中填报各个院校的网申系统,在提交成绩单和简历这种必备材料之后,还要根据他们稀奇古怪的要求去写各种政治正确的文书 (私立尤甚,再加上很多美国大学的网申系统相比于国内,做的非常反直觉,往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来完成一所学校的网申。我总共申请了如下13所学校:




而网申填报直到来年(24年)的2月份才宣告结束。填报之后就是惊喜与失望并存的等offer期了,到5月份大批量offer发放结束,我总共收到了前面提到的6个admission,至此申请季基本结束,接下来的就是双向选择了。


当时其实也非常想去UIUC,性价比非常高,本身也是工科强校,robotics项目本身给的选课自由度也很高,我甚至通过$SHUFly$ 联系上了上大在那边读同一项目的学长。但是它的官方时长只有一年,并且专业名限制很大,参考网上和周边朋友的建议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大蓝校UMich,虽然它各种开销贵的不像一个公立,但同时给到的工业界学术界资源也远超一般公立,我所在的robotics学院是福特汽车公司资助的,还能提供一些开放给国际生的实习机会,这成了我选择它的缘由。


给学弟学妹的一些小建议

  • 关于专业和方向选择

    我相信在机自学院的各位申请方向无外乎ECE、CSE(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以及ME(机械工程)这三大类,每个专业底下都有很多很多细分方向。

以我主申的ECE为例, 主流的几个方向就包含:

嵌入式、数字模拟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半导体与纳米技术、机器人等方向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来选择申请方向。

  • 学校和项目的选择:

    众所周知,美国高等教育资源冠绝全球,TOP 50的学校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呢?我给大家3个参考点:

    1. 院校本身的师资和特长。以加州大学系统综合排名第二的UCLA为例,它的ECE部门特长是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拥有许多学术和工业界大牛,但是他的计算机相关实力却比不上老三UCSD,并且SD开放给申请者的CS相关坑位更多。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

    2. 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去读美国工科硕的未来打算基本有三条:

      继续深造读博、当地找实习和工作、直接回国。

      绝大多数同学都属于前两者,因为这是最大化利用当地学术和就业资源的选项。对于有读博意向的同学,建议在选择院校时多考虑其资金与科研成果、必要时还要打听硕转博的可行性,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PhD项目,只是难度会很高。对于有找工意向的同学,在择校是要更多看重其地理位置,是否是大企业的目标院校、career fair是否给力以及往届学长学姐的就业情况等等。

    3. 各种排名(QS、US News)虽然不想承认,但是美国院校确实在QS榜单连年下滑,UMich从去年的33名已经落到了44名,和交大并驾齐驱,目前依然坚挺的一些美国高校可能就是一些顶尖的私立。考虑到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院校排名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想要进国企,排名大于一切;想要进私企等高新技术企业,院校本身相关实力就会比排名更为重要


整个申请季的心得: 时间就是一切,越是提早准备,就越能取得优势

见过**同为211大学**的学生,大二起就联系导师进组,随后寻求海外研习机会和外国教授开展科研项目,拿取推荐信,在各种大厂实习,最终去了常青藤CS,有望直博。

他这四年里一直在为赴美深造作准备,而我在大三才匆忙开始准备申请,短短半年完成科研、实习、语言和文书各种任务,也没有办法做的很深入,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的遗憾,希望学弟学妹可以早做准备,多做未来规划,不一定是留学,考研保研就业都要抢时间,不然四年大学时间一过只留下一地鸡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