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申请经验分享 - 上大计科 ⏩ cuhk cs

基本背景

  • 上海大学,计算机科学

  • 学分成绩及其排名

    • GPA: 3.66/4.00
    • Rank:(不确定)25%左右
  • 语言成绩

    • ELTS 7(6) 无G
  • 实习

    • 两段实习经历(申请前),总共五个月左右
  • 其他

    • 无科研
    • 各种奖项若干(我觉得都没啥用)
  • 录取院校

    • cuhk cs

前言

由于今年港硕在扩招,所以这次的申请,整体给我的感受就是,港硕没有往年那么卷,一些专业相比前几年会更好下offer(比如cuhk的cs)。目前扩招是否会对就业有影响还是个未知数,再加上这两年港硕明显上涨的学费,比如港大的工科,今年学费全部涨到了28万(明年可能还会涨),所以就性价比而言,港硕其实在逐渐降低。因此,我认为如果坚持把港硕作为留学的第一选择的话,可以再多观望观望,或者再去了解一些其他地区,给自己的申请多出一些选择的余地。

然后因为我本人是diy申请港校的,所以,在这里,把我申请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到对香港留学有想法的学弟学妹们。

正文

前期准备

雅思

  • 因为我留学的决定做的比较早,所以在大三一开始就在备战雅思(本人英语水平一般),在新东方上了小半年的培训班,寒假又备战了二十多天,然后在四月初拿到了雅思成绩。最初听到各种机构说英语很重要,要卷雅思成绩,然后推荐去考G。但从我一系列的申请以及周围的同学看下来,英语成绩不是太重要,过了学校要求的门槛就可以了(因为有6分申下来港大的),gre或者其他英语成绩,如果院校没有硬性要求,就可以不准备了,可以把这部分精力用去准备其他的事情。当然,这个结论仅限申请香港学校,其他地区,我不是很了解,因此也不好说结论。

实习

  • 我是在大三四月底五月初的样子,开始准备的暑假实习,这个时间点来说其实比较晚,如果想早点找到合适的暑期实习的话,三月中旬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就面试而言,重点还是集中在八股文和做过的项目上。项目方面,如果个人经手的项目不是很多,或者整体内容不是很复杂,可以上网上看相关的网课,直接现学现套,虽然有些都是烂大街的项目,但是面试官就是喜欢问这些常见功能的实现逻辑。就实习经历而言,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谈,因为今年港硕整体扩招,所以我感觉,我被录取的这些院校,即使没有实习经历,也会给我下offer。但是因为大家都有相关的实习经历,所以为了保险,我认为还是要尽量去完善实习方面的短板。然后,如果有机构给你推荐那种付费的实习,我的观点是,不要去(我就是当初差点被骗去交钱实习的冤大头)。因为自己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实习工作,完全没必要花这份冤枉钱去丰富简历。

绩点

  • 绩点和本科院校,我认为是港校录取条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本科院校门槛太低,或者绩点和别人有差距的话,港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申请的话可能就会有些费力。我在大二结束的时候,整体绩点不是很高,是在大三的一个学年,把我的绩点整体提上去了一点(当然,现在也不是很高。。)。因为在大三都是一些专业课,大部分专业课老师不会刻意去为难学生,无论是考前复习,还是打分方面,整体感觉,比前两个学年都要宽松一些。所以如果感觉目前绩点不是很高,还想往前冲一冲的话,大三这一个学年就是很好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一年,尽可能的把绩点往高了刷。

竞赛和科研

  • 我本人没有什么很有意义的科研和竞赛,只有一些小的竞赛奖项,最终虽然有放到申请的材料和简历里面去提交,但我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反倒是实习的时候,有面试官问过我一些竞赛方面的东西。当然,我周围有同学竞赛方面经验很丰富,然后早早下来港校offer的。所以这方面就我的观点来看,科研和竞赛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须项,如果真的被拒的话,很大概率不是这方面被卡,而可能是院校或者绩点在筛选的时候被刷掉了。但是,竞赛和科研,从另一方面来讲,是一种很好的丰富自己简历和知识面的渠道,对以后就业会很有帮助,所以,如果目前还处在大三前半年,或者大二,已经决定留学的话,这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去卷一卷(当然计院选择保研的话就必须卷)。

时间线

  • 这里写的是我从准备到申请到下offer的时间线,不同的人会有很大差距。但是因为我是按照这个时间线来走,然后整体走下来感觉每个阶段的时间都比较富裕。所以就简单做个参考,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稳稳地往前走就好了
    • 2022.10 备战雅思
    • 2023.4 雅思出分
    • 2023.5 准备实习
    • 2023.6-11 实习
    • 2023.8月中旬 准备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和个人陈述的初稿,推荐信以及各种证明材料)
    • 2023.8月底 找老师帮忙在推荐信上签字,确定cv和ps终稿

以下是各个院校的申请timeline

  • chuk
    • cs: 9.9提交申请材料 -> 10.13锁系统 -> 10月底下offer
    • ie: 9.9提交申请材料 -> 12.14shortlisted -> 被我无视掉了
    • ee: 9.9提交申请材料 -> 10.31shortlisted -> 同上
  • hku
    • cs 10.16提交申请材料 -> 10.17补齐材料 -> 11月初面试邀请 -> 已拒
  • hkust
    • it: 9.22提交申请材料 -> 9.28收到邮件通知补齐材料 -> 11初下offer -> 已拒

今年港校整体的申请时间都比去年要早,港中文和港科9月1号就开发申请通道了,港大是在十月初,然后由于港校审核都是分批审核的,所以全部在九月份这个时间段申请的都是第一批,不分先后。但是如果错过第一批申请的这个时间段,后续再申请的话,这些专业被录取的概率就很小很小,差不多就是白花400的申请费的样子了,因为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好多本科院校很好,也锁了系统的,但是就是压着不下offer,因为招生人数早就招够了,就是单纯在养鱼而已。

我的申请结果

  • cuhk cs(accepted)
  • cuhk ie(shortlist)
  • cuhk ee(shortlist)
  • hkust it(admitted)
  • hku cs(发面试通知)

推荐一些对申请有帮助的网站或者软件

  • 小红书:申请必不可少的软件。想要找怎么提交申请,或者材料该怎么准备,直接到小红书上去搜就好了。然后可以多关注一些和自己申请相似院校的人,可以实时关注他们的申请进度

  • 知乎:我在前期择校的时候,会通过知乎,看一些院校和专业的介绍,但后面就基本全靠小红书了。

  • fiverr: 听人说,留学的人好多都知道这个网站(我也是听学姐推荐的),可以上这个网站让国外的人帮忙文书润色。几百块钱就搞定了,性价比比那些中介高很多,专业性和针对性也强很多。

  • 淘宝:因为我前期还没有办visa,在港校缴费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特指港中文),我是通过淘宝找人帮我交的申请费,比原申请费多掏一二十块钱的样子。然后我的一些没有用的申请材料,有些翻译我也是懒得搞,直接丢给淘宝帮我几十块钱翻译一下,然后我看个大差不差就交上去了

  • 最后,我觉得多和有申请经验或者有想法的学长学姐交流(安利一下SHUFly的线下茶话会),看看他们的录取情况和择校情况,对自己会有很多的帮助

最后的一点碎碎念

  • 就港校的申请,这一路走下来,基本还算平稳,申请结果有在意料之外的,但基本都在预想之中。如果真的打算申请港校的话,我觉得按部就班,总是可以申请到一些相对不错的专业和学校的,所以不需要迷茫或慌张,按照自己的打算和计划平平稳稳地往前走就好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