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狗蛋日-管理科学-「闲人」如何成其所是

瞧,这个人!

0 前言

  溯源手册里的大伙都有着光鲜亮丽的经历,迄今似乎还没看到有什么「普通」的同学分享经验。那么,我就在这儿给大伙儿拜个早年提供一个不太正面的「家里蹲」的样本点,也顺便增加一下溯源手册里经管专业的浓度。如果能借此抛砖引玉,那是最好。


  全文分为 3 个部分。

  在第 1 部分中,我将一笔带过「管理科学」的专业信息以及这一届同学的去向,简要介绍我自己的本科经历,充斥者信息量极低的喃喃自语,建议直接看第 2 部分。

  第 2 部分主要提出 3 个实操上比较方便的建议,它们分别是:

  1. 少想多做,加大力度多实习。
  2. 利用工具,多多 network 刮资源。
  3. 堆砌自己的产出。

看完这几个建议,然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用部分即可。文章的其余部分不用看也行。

  第 3 部分的「尾声」里写的是磨出本文时的一些想法,属于废话。


1「闲人」如何成其所是——谈我的本科生活

  在本章里,我主要介绍 3 个内容:1. 我对管院开设的「管理科学」专业的认识;2. 我所知的同专业同学的毕业后去向;3. 我在本科的生活经历。先放个本人的面板在此:

基本信息具体内容
所在院系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
GPA3.81 / 4.00
Rank2 / 21 ( 9 / 262 )
CET-4624
CET-6587
IETLS7.5 ( L: 8.5, R: 8.5, W: 6.5, S: 5.5 )
获奖情况大一的学业奖学金、美赛的点击就送奖
科研不存在的
实习某不知名小公司 3 个月水实习
项目某个大创(技术含量低,也没法用来 relate a good story)

1.1「管理科学」这个专业学点啥?

  不太记得是从上一届开始还是从我们这一届开始,「管理科学」这个专业名后就多了个「(金融系统工程方向)」。我觉得目前的课程设置完全无法满足后面括号里的这个内容,但也觉得自己目前的看法还不太成熟,也怕说出来影响不太好。所以,具体的看法在此就不详细展开了。

1.2 这个专业的人们毕业后都去哪儿啦?

  我的同辈们猛得很,大部分如此。至少,从我一个外人的视角来看,他们都对自己的目标坚定得很,踏实地沿着自己所选的路径一步步走下去。就我了解,他们的去向有仨:继续升学、就业以及考公1。详情如下:

  先是升学:即出国、保研或考研。其中:1. 出国。我稍熟悉的几位几乎都选了这条路,去向大致有:港三、坡、美、英(排名不分先后),其中去港三的多为 Econ 专业,在美的有 BA 相关的专业,在坡的是 IE ,走的是 NUS 「3+1+1」 的项目。2. 保研。18级有三个名额,但好像没有推免去外校的,似乎都保了本专业。3. 考研。就我所知,至少一人去了外校,依旧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再是就业。印象里有个 ambitious 的 outlier 去做一级市场的投资了,除此之外,似乎也有去互联网行业做运营的,反正本科所学的知识用不上太多。

  另外就是考公。本专业和隔壁专业里没听说有人考公。不过,就我所知,隔壁会计系至少有俩去了税务局。

  这些就是我所知的所有信息了2


1.3 我大学里都干了点啥?

  为了看起来更舒适,这一部分的标题就不标号了。

大一

  初到学校不久,还住在新世纪。上的都是比较基础的课程。

  开学不久后,学生会曾遍历新世纪的宿舍楼以招新。也是那个时候,我被部长们带进了部门,作为干事做起了些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写策划案、做海报、做幻灯片。我当时常常觉得部门里的工作没什么意义,有点过家家的意味在。不过,现在想想,还是很感谢他们当初的邀请的,不仅带我们迅速熟悉了学校里的诸多设施与资源,而且还为我结识 & 君、* 君提供了契机。

  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便是负责地铁志愿者的运营,包括日常排班、志愿者招募、节日特别活动的策划。我觉得运营的这项活动其实是在浪费参与者的时间,也因此常常对参与者感到愧疚。

  

大二

  到了大二,曾作为新任部长短暂留任,但因为一些难言的原因,还是决定跑路了,可以说本人素质挺差。

  第 2 个学期时开始了网课,攀岩课的考试变成了俯卧撑。期间参与少许比赛,但最终大多无疾而终,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太菜了。

大三

  上一小节曾提到,同学们毕业后的去向大多会在继续升学、就业或考公这三者之中选择。我开始犹豫到底要做什么。

  我时常想,上述的这些路径随着前辈流传下来的经验逐渐固化,层垒起来,形成了几乎固定的攻略。想做什么,就要按照攻略一步步走,走错一步,或者是缺少一步,可能就没有理想的结果。我很羡慕同辈们具备这种坚定走下去的决心。不过,在看到他们不断奋进的同时,我也想知道,在我们选择了这些既有的成型路径时,我们到底选择了什么?如果在毕业的时候,既没有弄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也没有加入大部队、通过上述路径,实现出国/保研/考研进入名校或师从名导师,或是入职大厂拿个好点的「白菜价」,亦或是考公成功进入体制获得第二条命,就称不上是过了成功的四年,是吗?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这些既有的路径视作大学期间的最优目标,而不考虑其它可能的出路呢?那么,那些沿着这些链条没能爬到最后的人们又去了哪里呢?他们是被带下了这根链条,于无声处断裂?还是跌爬滚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非洲?

  可以说,当时的我对上述的路径都没有显著的偏好,也没有在某方面持续投入、做出自认为不错的东西来。我光顾着怀疑,而没有做出一点儿尝试。我一直在闭门造车,通过网上冲浪了解这些路径,而没有去和具有相关经验的前人当面聊聊。我也不认为有人可以替我回答这些疑惑。这种怀疑论的倾向,固然能让我在理论上难以被打垮,心安理得地说服自己不去干某事,但是也让我成了个行动上的懒汉——我始终没有迈出新的步子,光顾着消解而不在意建构,大概想着的是,暂时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在这个阶段,我大概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混着日子。

考雅思

  & 君开始紧赶慢赶地准备出国的材料,包括 IELTS 成绩。我也想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便以「图一乐」的心态在年初报了场 IELTS 的考试。考前做了 2 套试题熟悉题型后,便没做别的准备了。结果到了考试的第二天,和口语考官当面尬聊,支支吾吾说了几句后便没了下文。现在想来,不光是口语语汇储备不够,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自认为能发表的观点,即便把试题换成中文,我也说不出几句来。口语成绩出来后被 & 君揶揄了几许。

考研

  不做选择的状态终究是暂时的。随着一些关键时点的到来,我不得不做选择。

  直接就业?好像没有头绪,暂且不想。

  考公?我不太想,这也有原因,但在此不表。

  那就继续升学?这似乎成了身边许多人在本科毕业后的首选,或许是为了做学术,或许是为了拔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铺路。可是,我目前没有特别想做的领域,无志于学术与科研,在读研后能收获的,无外乎一段入门级别的科研能力、似有似无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的转变,以及一项镀金的学历,这些是否能够覆盖读研的机会成本?但我现在似乎也没别的好选了。

  既然如此,那尝试保研?说实话,我对于自己能否保研没有底气,也没有往这方向考虑,可以说是直接举手投降了。而在之后的日子里,在真正临近提交保研资格申请书的时候,我反复横跳准备了相关的材料。真的走到了教学秘书的办公室门口时,我却又不想进去了。当时的我没有参加过夏令营,若是我真的得到了这个资格,估计也只能留在本校的本专业了。而我恰恰不想停留在此了。与其这样占用一个名额,倒不如让给别人得了。

  出国呢?这项我曾考虑过不少时间,但最终诸如预算、专业选择等原因,让我放弃了它。于我而言,出国的开销是一笔大额的消费而非投资。如果没有确切的目标,只是为了换个不同的地理环境、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单纯为了出国而出国,那感觉性价比挺低的。

  最后,我姑且将升学作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找实习就业、保研、出国和考公,选择备战考研。

大四

  现在想想,我那时的想法幼稚得可怕。我就这样以近乎草率的方式做出了考研的选择,姑且让自己有了个前进的方向。但是,在亲身感受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时,我才真正理解其代价。我最后也的确付出了代价。

  自年初确定了报考院校与专业以后,就开始复习起来,刷数学题、学起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系统概论、零零散散地看一点政治、不时写一两篇英语文章,紧赶慢赶,在10月中旬的时候,算是复习得差不多了。但就在这时候,每当我临睡时,又开始不由想起自己会死、自己的家人会死、周边的人也会死,又开始止步不前了。

  我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绝非那种拼了命、打破规则也要得到想要东西的人。 之所以选择考研只是因为不知道还可以干嘛,之所以选择考研报考的专业也只是因为就业市场有些需求。可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如果考完研了,那又怎么样呢?我现在就死掉,和我过了几十年以后再死掉,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呢?另外, 11 月初又碰上了些情感上的事情,也逃避了。每当回想起与之相关的事情,自我恶心的情绪便再度浮现,晚上完全不想睡觉,就只坐在床边发呆,一直坐到凌晨四五点,看着窗外都亮了起来。

  这大概就是逃避了。不说从小到大,光是进入大学以来,我就不知逃避了多少次,既有草率参与某个活动之后,因为不喜所作的内容而临阵脱逃,也有在面对未知的前路时,干脆放弃选择,随波逐流的情况发生。纵观这些逃避之举,大多是在自觉力有不逮的基础上而下意识做出的、直觉性的选择。 可是,当我不愿意做这类事情的时候,我究竟在回避些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在自己定能胜任这件事的时候才去做呢?明明很多事情都是在未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开始着手的。就像写这篇文章一样,如果我在正式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最终想要写下的话,我还会有勇气将它写下来吗?

  在最后的两周里,我稍稍缓过了神,觉得还是得抢救一下,于是重拾了政治和专业课,将数学与英语抛之不顾。上了考场,交了卷。最后考出来,数学与专业课稀烂。虽然进了复试,但平时没有积累,表现得挺烂,还是挂了。

  然后我就成了「闲人」,坏了。

2 纸上谈兵——或许有用的建议

  所以关于建议的话,和我之前做的反着来就行,在建议的具体解释上,我就不重复造轮子了,如果有现成比较好的经验,我就直接把链接放在这里了。

2.1 少想多做,加大力度多实习

  一个曾经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是,我「想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或许应该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趁早做点自己喜欢且对他人没有害处的事情?可话说回来,我自认为没有称得上「喜欢」做的事情。我正处于考虑将自己手头的资源(即未来的时间、经历)投入到什么方向的一个阶段。每当我想到某个可能的方向时,一种常见的疑虑是,「我不喜欢」或「我不擅长」这件事情。问题在于,过去的我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浅尝辄止,稍微做一点后就会以「没兴趣」为借口脱身。在对某件事情没有投入太多时间进行了解的情况下,谈何喜欢不喜欢呢?到这里,我暂时不深入想下去了。

  那么,考虑做大多数人认为稳定的事情,怎么样?像是考编制、不读博、不创业,说实话,都是追求稳定的表现。可我又觉得,如果观测的尺度放大一点,那么这个世界看起来哪有什么稳定一说?毕竟,国企可以改制、来自上面的一纸政策直接将一个行业打入寒冬;局部战争时刻可能爆发、大型杀伤武器或许也可能从天而降。肥尾事件出现一次就够我们好受的了。

  最后,我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先动起来!不一定要逼着自己去找出喜欢做,或者说有兴趣做的事情,但至少先可以找出自己不那么讨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做做看那个不那么讨厌的事情,让自己逐渐擅长做它。与其纠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倒不如换个角度想想自己擅长做什么,把时间经历先投入到自己擅长做的东西,从外界得到源源不断的正反馈,收获物质上的回报及精神上的自我认可,把能吃到的资源吃起来,让自己爽到。到那时候,开头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2.2 利用工具,多多 network 刮资源

  经常 network 的好处也很显著,但我做的不多,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可参考成为勾搭专家 | Rivendell (rhuen.netlify.app)一文,或是咨询这一届管科信管的学长学姐们。他们这方面都挺强的。

2.3 堆砌自己的产出

  最后,在自己做出一些东西以后,最好能找个地方(比如博客?)能把做出来的实物/做完事收获的经历堆起来,如有可能,还可以将它们展示出来,以获取潜在的正反馈。这么做的好处可以见谢益辉的「我网故我在」以及刘未鹏的这篇博客。用谢益辉的话说,那便是:

网站是用来积累成就的,而简历可以是成就的堆砌汇总处。最初可以从堆砌小成就开始,把你写的作业、拍的照片、做的菜肴统统发上来。勿以事小而不堆。很多小事的价值,要过很多年你才能发现(比如十一年)。除非你记忆力超群,否则凡是没有写下来的东西你很快就会忘,而你忘记的事情跟没做也没什么区别。换句话说,你差不多算是在白活。记住“堆砌”。

  我这一点做的比较糟糕。至少,就目前而言,我没有这样或那样的东西,是能够让我大胆拿出来、拍拍胸脯和别人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好东西」。在过去的近四年里,我大抵是个失败者,将那么多时间精力用在无效劳动上,既没有痛痛快快地去玩,也没有做出能让我珍视的成果。

2.4 最后夹带点私货:想到自己会死的时候我都想了些什么

  此前我在网上冲浪,搜集 SHU 老哥的 blog 时,偶然看到这个博主在思考死亡这个概念。我也想就此简单说说我对「人会死」的想法。

  在人生如此多的不确定当中,似乎只有死亡是确定的。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生活中唯一确定的、每个人都必须独自面对而无法逃避的。无论在生前做出了多少大事,随着时间流逝,终究会化作一沓沓纸钱。然而,在青年时代,我们往往着眼于未来,而将死亡的存在抛诸脑后。随着看到的死亡愈来愈多,某种异样的、从未有过的情感便在内心中萌发,在某种契机的刺激下,最终意识到:人终究是会死的。

  人必会死亡,也避讳死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关于死亡的教育及思考是极少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长辈,对于死亡大多是诲而不言,一旦和他提及相关的话题,便开始急眼,责备你为什么整天要想一些不好的事情。亦或者,干脆将死亡上升到了舍生取义的高度,在宣传中大夸特夸其卓越的精神,却对个体性的死亡避而不谈。

  我记得,我是在准备高三时某一次班会上的分享时,想到这个问题的。在临睡前,当我回顾完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后,开始思考要在班会上分享什么时,突然开始想「如果自己死了」会怎么样。意识到「我再也不会存在」后,心中就会泛起阵阵恐惧。这样想着想着,便睡不着了,不知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多久。也因此,那几周的睡眠质量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若一直被这种思绪所困扰,那我很难投入精力去做别的事。所以我就开始考虑,如何才能处理好这种因为意识到死亡这个概念而莫名出现的焦虑情绪。在稍作思考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一,看看焦虑的来源究竟是什么;二,判断自己能否消除来源,如果可以的话,便进入第三步,即消除恐惧的来源,否则就不继续想下去了。

  说实话,我并不是真的想死。我曾翻阅过《完全自杀手册》,也曾设想自己可能的死亡情景。每当想象到临终的最后时刻时,眉头那块儿便会一拧,不愿再多想下去:不痛苦的死法会死得很难看,而尸首美观点的死法又会带来诸多痛苦。倒不如说,当「好想死啊」这4个字在我脑中出现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指向这样一种感受:我不想见到现在的这个自己,一个无法创造价值的人——我本可以(should have done)用自己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但我却在自我厌恶和羞耻的螺旋中不断沉沦,而不自知。此后,我又意识到自己正因这种情绪而感到懊恼,便继续对这种「懊恼」产生羞耻的感觉……

  在稍微搜索了相关的资料之后,我认为这种焦虑的根源来自生理构造,是由我们基因所决定的。基因的本能之一是延续自身。为了让我们这些基因的载体们存活得尽量长久,以保证基因的延续,基因设置了“遇到危险——感到恐惧”的反馈回路,从而促使我们为了消除这种与威胁相伴的恐惧,促使我们赶紧做些什么来逃避危险。

  所以说,这种焦虑情绪是难以被抹除的,而带来这种焦虑的源头,即死亡,更是难以避免。无论是焦虑,还是死亡本身,都难以着手改变。因此,可以说,我找不出一个答案,能够帮助我克服这种死亡焦虑。它必将一生与我相随,不断地折磨我。

  听上去怪恐怖的。也许如此,但是,其实这样想了几周以后,我发觉,在这个过程中,我形成了非常清晰的我这种感觉。只有在意识到一切都会死去,让自己直接面对那赤裸裸、黑暗的死亡恐惧时,我的自我才真正出场,我也才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从根本上不能依靠于外界的力量,是自己想要去活的。

  我草率地将这种自我意识的出场归因为死亡焦虑的出现,以及我对其的一系列反应。这种死亡焦虑之所以能够促使自我意识的演进,是因为,死亡作为一种终结的象征,能够消抹掉现有许多事物的意义,而我们为了弥补这些意义的空白,就必须试着赋予某些事物以新的意义。就比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因许多事情而困扰,担心自己考不上研,担心自己绩点不高,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担心自己找不到一个人生伴侣。诸如此类的烦恼将会是永无止尽的,但是在死亡面前,它们都显得微不足道:毕竟,如果一切都注定要死亡,那么,即便我获得了上面的一切之后又有什么意义?这些东西在已有的社会架构下也许是有意义的,看似与我们构建自己的角色息息相关。可是,当我们不断地追问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好像又是没什么意义的。这时我们会意识到,那些大家都在谈论的东西不一定是我所感兴趣的事物,而那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似乎也不那么合理了。此时,身边的一切似乎都不在那么坚定。我们便会陷入一种迷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边的一切,乃至自己。心中难免会生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的疑惑。 在惴惴不安之余,我们便难免会开始琢磨,如何将自己诸如生命之类的有限资源分配到实处。这可表现为,我们在面对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时,开始频繁地追问自己,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我之所以会选择做这件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在经历这一系列挣扎之后,我发现,或者说更愿意相信,世界归根到底还是有意义的,但它只有在面向我这个个体的存在时才具有意义。为了探寻到这种意义究竟何为,我们就得从自己的生活中,攫取那些最为鲜活的个人体验,感受到自己真正关心的事物,并意识到对我而言,它们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通过你自己的方式来刻画出它们的模样,从而构建出一个由你自身所组成的、自我的小世界。在此时此刻,自我的意识便完成了出场。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留存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完全的为自己负责,要意识到你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属于你自己的。

  但是说实话,我还是没法廓清「意义」的定义究竟何为。如果现在问我这个问题,我大概会回答,在活着的时候,甚至再持久点,在死后一段时间里,尽可能帮助和我有交集、我喜爱的人们,多多少少贡献些许正外部性,让他们过得稍快乐点。


3 尾声

  这篇文章其实是由我上一年的年度总结改写而来。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我想起的更多是一些隐秘的私人体会,而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奋斗史。说实话,本科里的大部分时光是比较快乐的。 然而,回过头来看,理性上还是不免为这些年来的生活感到难过,感觉自己还是蹉跎了不少。这种感觉在去年末的那三个月里尤为明显,甚至引发了些许身体上的症状。那时,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值得过快乐的生活。一想到自己的懈怠、拖延,觉得周边人的不幸都是因我而起,只有远离我才能让别人得到幸福。再接着,当我意识到我正在自我厌恶时,我又会开始进入下一层的自我厌恶,开始厌恶这个厌恶自己的自己,接着又会厌恶这个厌恶这个自己的自己的自己,就这样递归地自我恶心,直到我惊觉「不能再如此沉沦了」,才就此打住。

  我自觉经历匮乏、姿势水平低,没什么好用的经验分享给读者,因此在写作本文时常感羞赧到无以自容。我曾数次想要放弃写下去,但最后还是苟到了结尾。说起来,支撑我这么做的理由也有不少,但其中最令我信服的理由有俩:一方面,笔者想起到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读者提供一个「自觉无能但还没有放弃折腾」的样本,或许能够鼓励到别人,产生点「呦这样的经历也敢写文章放到这里哈?来,我也给你们整一个」的想法,提高点溯源手册里样本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若是有老哥觉得看完本文以后,只是觉得可笑,亦或是不可理喻,那末也说明我的写作能带来些正外部性——我的这副模样能让别人觉得开开眼,或是提供点乐子,让大家伙儿乐一乐,倒也属于小功一件。

  也许有一天我能学会不再质疑自己将要走上、或是已走上的路,那时我一定很幸福。但那一天终究还没有来。而且我怀疑它大概的确是不会到来的。

  最后,希望大伙儿都能活久一点。这是我最诚挚的祝福。


狗蛋日

写于 Kapfa 区

2022.10.25


  1. 由于我和他们交流较少,其中的信息或许会出现不够准确的情况,如有发现我会立即修改。 ↩︎

  2. 如果还想知道点别的相关信息,已经试过搜索引擎,却找不到相关信息的话,或许也可以发邮件问我,邮箱在此:youngmann@foxmail.com(不过我不一定能及时回邮件hhh)。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