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计算机科学PhD申请总结(无中介全程自主申请)

📌编者注:Young学长是来自上海某高校的21fall $CS~PhD$选手,最终去向为Gatech CS PhD,由于SHU并没有校内论坛,但不可否认很多人申请海外PhD深造,经过学长本人同意,$SHUFly$ 在此转载推荐经验贴,对背景硬实力欠佳的同学会有一定的参考性,下面是原文,供SHUer参考~

摘自以下平台👇

补一个弱背景(大陆本科、无海外推荐信、绩点极平庸、口语垃圾)的海外计算机科学PhD申请总结(无中介全程自主申请)

注 - 此总结主要面向本科希望申请海外直博(美式学制)的朋友;可能可以用作参考的对象还包括:

  • 其它最终以做读博做科研为目标的朋友
  • 不想浪费钱找中介申请留学的朋友
  • 计算机专业不确定是否要读博而申硕的朋友
  • 想了解海外博士制度的朋友
  • 完全不了解申请海外留学是怎么回事的朋友
  • ……

文章较长信息略分散,我确实有点啰嗦……


目录如下👇



一点前言

因为最近有申请2022年留学的朋友问了我去年留学申请的事情,刚好有点空干脆补一个长点的总结。虽然已经十月了,临近了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PhD项目申请截止日期(通常为12月15日),但根据我去年的经验,我应该仍然能够提供一点略有用的信息以供参考。毕竟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甚至还挣扎在TOEFL和GRE两个英语考试都没考出来能用的成绩…【实际上我托福在11月21号才第一次考过100分、第一次考过95分、第二次考过90分…我正式开始准备英语考试是在痛苦疫情网课结束后的八月中旬返校】

我并不是那种满手offer的大佬,相反我仅仅只被现在在读的这所学校相中了(而且工资还特别低房租还很高每个月到手只剩四百美刀吃饭),但在疫情导致美国经济萧条经费缩减没钱养博士生缩减名额、上一届学生推迟入学占用大量名额、申请人数近乎翻倍(我的每一封拒信几乎都多了一句"今年我们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申请数量…")、自己条件又不好的背景下,我至少应该算是会分析问题和抓机会的投机人。

因为用微信发文并不能发完以后再编辑,但是码字较快难免有不对劲的内容,而且未来可能观点会进步/纠错,所以我打算之后有空把这个共享到我本科学校的一本开源的《生存指南》在线文档里面,以便实时勘误, 文档的地址是:

https://survivesjtu.gitbook.io/survivesjtumanual/

如果你还在大一大二,这本写于十几年前的文档的部分内容甚至至今还能够为你提供非常有用的参考


本文前半部分会结合很多我自己的经历,跟网上满大街都是的申请经历可能很像,用分割线划开方便跳过*;后半部分写我认为比较重要甚至可能影响结果的总结**。最后还有一段美国疫情下的生活学习状况。*

我如何评价后半段的参考价值呢:如果我自己重新申请一遍学校,我一定会特别注意这些内容


关于留学一事必须放在前面说的一件事

——任何的留学中介,对PhD申请的贡献不会大于零

我在大一暑假的时候第一次见当时针对本科生的科研项目的导师的时候,他就已经跟我科普了一些留学的事项,其中有一点就是申博“一定不要找中介”,原因是很简单,作为一个要读博的人,没有人能更比你了解你想要从事的小领域(当然跟过的导师除外),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人有能力为你提供这样的服务;同样作为要读博的人,未来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有人手把手地帮你,为什么不在这一步就做到独立自主呢?另外,自己的命运本来也应该要百分之百抓在自己手里。

事实上对于广大留学机构的评价,他当时是直呼“这就是诈骗啊!”,我至今印象深刻。

后来终于自己经历了申请季,综合自己独立申请和一些找过机构的朋友一个个被坑钱的经历,验证了老师的话确实是一针见血。那为什么留学市场还有那么多生意呢?我猜测原因无外乎有这些:

  • 第一,留学不仅有读博,更主流的方向还是读硕,而国外的硕士很少有科研导向的,所有方向还是比较宽泛的,或许这些机构还有那么一点可能为你提供些正向的帮助,况且他们好多还是去雇你找之前申请过的学长学姐帮忙
  • 第二,比较显然的一点是,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家境是比较好的,即使这些几万甚至十几万的人民币浪费了可能也不算太大的损失,但如果有帮助则可能直接影响结果
  • 第三,从众心理

那么什么可以真的帮到你的申请结果甚至更多呢?我觉得这就是本文后半部分我最希望输出的内容。


关于读博选择问题

这个问题写起来太麻烦,而且互联网上很好找到(《生存手册》也有),但还是想说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国家均采用的类似欧式的本硕博连贯学制,社会中又产生了毫无作用甚至极度有害的学历歧视风气,这样大家特别容易产生的误区是,读博一定比读硕好、本硕博是一条连贯的线。实际上(理工科)高等教育的目标从来都是有两种类型的路径的:本-(硕)-工业界,本-博(学术门槛)-学术界,学术界人才的任务是去找一些新的想法(需求量少,一百个想法可能有一个会被需要),工业界人才把他们变成有用的产品(需求量大,现实系统实现一个想法就要一个大团队),而我们的高等教育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大学培养模式全国统一地设计成培养学术界人才,但是大家出身社会往往更想当也更需要当工业界人才。我个人觉得作为影响未来五年以上的决定,读博算是比较危险的,本科直博更是如此,如果还来得及,这件事情真的要好好研究,深思熟虑。


关于申请博士留学的背景

背景

划横线的是比较突出的短板,之后一一解释为什么这会成为短板

  • 推荐信三个推荐人均为本科校内的中国老师,最重要的一个是大三大四的科研导师(和申请的专业方向完全相同),第二个是大二一年教我科研入门的导师(自动化系而非计算机系),最后一个是上专业课的老师;前两个导师都是亲自给我写的,我也不知道写了啥,最后一个是我自己写了个草稿她自己改了改就交了

  • 科研经历:大二有一年自动控制方向的纯理论的科研,内容是写给一个严格形式化的逻辑控制系统写纯数学证明;大三以后换到了程序语言理论大方向中的形式化验证,先后做了一个练手的难项目和一个正经的

  • 论文成果:大二的那个方向有一篇顶会论文,但内容算比较水了(且自动控制方向的最高级别论文是IEEE和IFAC的期刊而非会议);大三大四的方向有重要成果(为一个很新颖的想法设计了一个理论层面可行的形式化证明框架),但当时进展没有达到可发表的地步

    一年以后的此时此刻经过一无敌的学弟接力并把基于此框架的函数疯狂实现甚至拓展后应该到了可发表的水平

  • 本科学校的水平及声誉:我本科就读于上海西南郊区的一所在国内水平还行的大学,一般认为是国内前四或者前三,计算机的专业水平在中国大陆我估计在前五左右且和其它几所不分上下,但国际声誉和水平应该比不过香港三校和欧美若干高水平院校

  • 绩点非常平庸,前三年专业课为主的核心课程成绩86点几,带上选修课85,九月推免、保研时计算的核心成绩在学校的排名是刚好卡在我们系人数的50%,甚至没有保研资格

  • 英语成绩

    • TOEFL:103 = Reading 29 + Listening 29 + Speaking 19 + Writing 26

    • GRE:阅读(Verbal) 152 + 高中数学 (Quantitative) 168 + 写作 (Analytical Writing 3.5)

总结仅有的一点优势项:

  • 本科的科研经历较长
  • 一半专业课是90以上甚至95~100(但其它很多认识的人整个三年都是…)

为什么疫情加上这么地狱级别的申请难度我还是要申请

一个原因是没资格保研。因为我已经决定好了要进学术界了,所以之后肯定还是要读博的,只是说要不要先读个学硕过渡一下的问题了。至于考研,我对自己的心态做了缜密的分析,认为这种高考同模式的刷题式应试竞争我可能此生再也承受不了第二次,成功的可能并不大(刚好2020年上半年心理状态正好被疫情+隔离+网课+其它一些事情狠狠地摧残了一遍…)。而且因为疫情的影响,考研的竞争必然异常激烈;而计算机专业又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往里面转的专业,竞争本来就年年上升,我觉得考研不太可能成功;

另一个原因用我俩学经济的好朋友教我的词概括叫沉没成本 ,听起来还挺形象的:我一直倾向于出国深造,大二大三做了很多相关的准备几乎没想过国内读研,但并没有做保研相关的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刷高成绩…),所以保研资格也没了…… 咳,这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一个曾经的数学爱好者两大门高数都七十多分为什么一个要出国的人两大门英语课都七十多分orz

我申请了哪些学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有多惨

最终申请了csrankings.org 按十年来的论文发表数据计算出的计算机专业世界排名前20的(除去亚洲学校和几个没意向导师的比如umich, cornell), 加上好几个个我们领域知名科研大组、特别有兴趣的教授所在的学校。

另外吹个水,我还顺手申了几个科研导向的硕士项目,因为很喜欢数理逻辑挺想多学点,为了情怀还顺手申了找遍全世界学校才找到的三个逻辑学的硕士项目,甚至还报了个北大哲院逻辑系的考研…当然没考 这肖秀荣谁背的了啊


最终的结果是只有两个offer:

  • 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的博士项目

  • 以及河南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的逻辑系硕士项目

    收offer很开心,没钱读不起很难过…


这是一个不太好看的分割线


从为什么是弱背景说起,到我们现在还可以改变哪些内容

*直接说结论,后面的大括号里的分析没空可以直接跳过*

我认为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控制的、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要还剩这么一些事情:

  1. 手上正在做的、自己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并且尝试在申请截止前做出突破性成果,尽量有一个论文在投;
  2. 问自己能不能精要地把自己的项目讲清楚,因为后面还有面试呢
  3. 充分调研意向教授、意向学校的可能会收你当学生的教授的科研方向并尝试套磁(后面专门说陶瓷一事);
  4. 关注你的圈子的信息,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的推特账号、教授的主页、领域的社交软件科研群聊,有一些老师会在上面透露招收学生的意图甚至直接给自己写广告(后面会专门说)。
  5. 修改文书和简历,效果达到计算机大领域内的人能快速清楚地知道个大概你本科跟谁做过些什么科研项目、本科成绩怎么样即可,我个人不认为更多的精力是值得的
  6. 如果TOEFL口语低于22分且真的有精力,尽量考过(但至少不要低于19)

goto right parenthesis;

分析:

{

首先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申请美国的那些知名高校,对结果影响最大的便是推荐信——如果一个学校收到了他们自己认可的教授为你写的强力推荐,而且其它材料没有特别的问题(比如另一个教授把你骂了一顿…),一般来说你的offer都比较稳,其它的即便全是短板结果可能也不会太差(除非硬指标没过被机械筛除了)。论文发表也有同等效力的作用——一篇在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都是收到了同行审议的,如果你的论文被发表,那么直接意味着你的研究经历被领域同行所认可,这本质上和推荐信的意义也是一样的。

另外插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每个学校对待各个材料的重视程度可能天差地别。比如根据我的调研,一个未经证实的帖子里找到了华盛顿大学(UW)计算机博士的材料审核方式是把你的三个推荐信输入到他们非常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使用机器评分首先筛选评分较高的申请者,并由高年级博士生在被机器淘汰的申请人中再次进行筛选,最后由教授们进行人工决定录取谁 [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大致是这个意思],而成绩单几乎不占用参考因素;而像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据网络传言则极其看重本科学校水平以及成绩(甚至可能还针对学校和往届生源的表现规划了名额),无论硕士还是直博,反而有可能不看重推荐信(直博不一定);还有一个学校(好像是UCSD来着)的推荐信系统会统计每个录取的学生的情况和给他写推荐信的教授的内容——如果这个教授给所有的学生只写强推,那么他的被认可程度可能就腰斩甚至归零; 或者这个教授以前推荐来的学生全都取得了极优异的成果,那他的被认可程度可能就逐年上涨。

现在回到“为什么是短板”的问题。我的背景中前两个下划线我划出了"中国老师",不了解情况的朋友可能会好奇,难道是外国教授暗中搞歧视吗?我觉得答案只能说,是也不是。毫无疑问,目前中国大陆学校的老师写的推荐信还很难被欧美众高校一致认可,而且可能往往是都不认可。原因也很简单:有太多的教授让自己要出国留学的学生自己给自己写了推荐信签字上传,甚至直接把推荐信系统的账号密码给学生自己处理。而作为美国高校采用了不知道几十年的推荐信制度恰恰是建立在信任制而非"法”制上的——我相信你会认真对待推荐一事,但如果这次我发现你在瞎吹,那虽然这次信了你的鬼话,以后还可以直接拉黑。如果90%的老师都这么干,那么剩下10%即使是自己诚心诚意地推荐,也会被当成那90%的人了。但是有可能你的导师A和X学校的教授B学术上的关系很好——B非常认可A的工作,恰好B又在X学校的录取委员会里面,这时候他的推荐可信度可能就噌噌噌地上涨了。

我的两位科研导师的情况是,最后带我两年的老师18年才博士毕业加入我们学校,而我们偏理论的领域教授想要在国际上攒声誉 (也就是做出闪耀的成果) 粗略估计需要五到十年;我还是他的第二批毕业的、第二个出国的学生,录取委员会很可能会忽略掉他的推荐;而另一位导师虽然在国际上应该已经有不少知名度了,但我恰恰又没申请他的方向**(这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在申请结束后,我偶然发现过两位很优秀的教授做的方向居然和带我做过的这两个方向都有很强的交集,而我不仅没有联系套磁,甚至没有申请他们学校!!!)**

所以当时我的导师就直接告诉我:除了认识他的几个实验室的教授,对其它美国人而言他就是" some professor from China"。

这也就直接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想要出国读博的同学大多数都会在大三暑假甚至大二就去找海外的暑期科研,其实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一个更被认可的推荐信。

第三个横线我划的是本科学校的声誉。学校的声誉直接影响的是你成绩单的意义——清华大学的90分、三本院校的90分显然不一样(但是真的有学长分享了从三本申请耶鲁计算机博士的经历的,知乎和一亩三分地可查到)。而学校的声誉可能也会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评价,这不太好说。

说实话我们学校也不是一点声誉没有,但是要细分小方向——在操作系统方向我们有个国际闻名的实验室,年年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产生(包括华为的某萌系统也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我希望去的程序语言理论方向,我们仅有的三个教授均为18、18、20年才加入,都还在起步阶段,自然没什么声誉。

第四个横线是绩点平庸。说实话我不清楚这些学校对待成绩的态度到底怎么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既然我被Top 15的其中一所录了,就意味着至少有一所学校是不在意申请人绩点不行的。我被前辈灌输的概念实际上是对于申博而言绩点 “有点用,但也没特别的用,如果你太平庸导致没什么闪光点的话,对方可能会去看看你是不是绩点很高——要是你这也不行那真的就不行了”。我觉得这可能挺像美国众学校的态度的。

最后一个横线是TOEFL口语。现在再提可能有点晚了,但是我不禁在想我会不会有学校是纯被口语刷下去的。我的口语是19分,而惊险刺激的一幕是,在接受现在的学校的offer的数月之后,我突然去搜我们的录取硬性要求,竟然发现有一条是口语19分!!

PS: 美国的有些学校录人有个特点是如果你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点的话,有些所谓的要求都可能被妥协

right parenthesis:

}


这里有一个我当时找到的一个教授在网上公开写的UIUC.CS (似乎他们自己习惯叫自己Illinois而非UIUC)的录取流程,网址是https://yongjoopark.com/2020/08/23/illinois-phd-admission/


可以看到在UIUC这个学校是把申请人放到一个大池子里,高GPA加上论文是可以让你被老师捞起来以后很顺利地录取,否则那个老师要帮你证明你是合适的人选。我对这个学校挺重视的,毕竟也是CS里面除开四大的头部学校了,所以在后面分享面试经历的那一栏里还有很多关于UIUC的信息 终究是错付了


选校这一大事

我提到了我的最终选校是csranking上实时排名靠前的学校+成果比较好的几个组所在的学校。我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要好好利用这个网站,什么QS这种内行看笑话的排名都可以靠边站了(ARWU勉强能看)。


📌CS Ranking

那么跟所谓的四大排名有什么压倒性的优势呢? 答案是

  1. 它是实时的、纯粹按照该校教授的领域顶级会议论文发表记录来对大学进行排序
  2. 它可以按领域查看各个教授近年来对该领域的贡献
  3. 它是可以按领域、按年代DIY的——你可以自己勾选计算机专业里面的小方向来大致了解每个学校哪些组比较强——到了研究生阶段了,其实小方向之间往往都是隔行如隔山,有很多其它方向的老师很可能你根本见都见不到;你也可以自己选择统计时间在十年内还是二十年内
  4. 这是我能找到的避免人主观因素过多的最高效的选校方式——你可以相信算法不够好,但它至少是按纯粹的数据来算的
  5. 这是开源项目,意思是一不存在盈利的问题,二是所有人都可以提供优化它的算法的方案

它有什么缺点呢:

  1. 这个排名虽然可以帮我们选出强校,但有很多藏在看上去不那么有名的学校的教授其实需要用别的办法去找(比如去遍历相应的学术会议论文发表人)。一定要注意读博最终是绑定到一个导师手上,极大概率导师对你的影响远大于学校(毕竟学校里可能90%的人你甚至五年面都没见过)
  2. 统计可能有遗漏,比如中科院软件所就被统计漏了

❗!!!这里要赶紧插播一个误区:任何排名对应的是大学某个专业的总体实力 (GDP总量)而非平均实力(人均GDP),我觉得很多人被这两个隐形的概念误导得太多了。很多学校的一个专业排名低,纯粹就是因为那个系太小了,牛逼的老师就十几个而已啊;而像计算机所谓的"四大",他们应该都是有一百多个教授长期输出成果的。

学校的总体实力并不是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前二十的学校都在我的考虑之中

去年和我面谈的一个教授跟我建议,所有能排进前25的学校都不要考虑学校而是考虑导师

在此基础上,我再勾选了我自己的领域,可以看到和综合排名其实千差万别,而我就以此为线索又去寻找哪些学校有意向导师了:


这里特别提一点:注意到我们领域排名最强的马克思-普朗克学会软件研究所,这个地方水平确实很强悍,而又是在德国采用的不同学制,所以直博很难。但是去年我意外发现美国的马里兰大学竟然跟他们有合作,叫Maryland-Max-Plank Joint PhD Program, 只在马里兰大学呆前一点五年,之后一直在马普所完成博士学位(马普所本身没有学位授予资格,毕业院校仍然是马里兰,但马普所的科研经历特别有价值应该是业界公认的),需要在两个地方分别匹配一位导师。我发现他的加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申请季直接申请这个交叉项目,但是后续也可以放弃交叉;另一种是只申请马里兰的博士,之后如果找到马普所有意向导师可以再加入。

马普所其它很多方向也非常强悍,看到这的朋友都可以仔细去调研一下。

我自己申请的前一种,而怀疑这可能是申请季最错误的决定——最终录取进这个项目是要两边都提交申请,两边都有合适的导师并且两边都同意录取……而我之所以申请马里兰就是因为在他们截止日期前两天收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意向教授非常积极的套磁回复(包括说明了我背景合适、列举了三个如果加入他们组我会接触到的项目),偶然又看到交叉项目心里一想 “哎呦不错",然后就把普通PhD改成了交叉项目,最后申请季最最最最最想去的项目收到了最后的两个拒信……


关于找导师这一大事和套磁这一可大可小的事

先扯点犊子 - 虽然我还没怎么找过对象,但我觉得找导师一事和找对象一事竟然有天然的同构之处

  • 影响未来若干年的生活

  • 关系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抑郁

  • 很多时候重要的并不是有多优秀,而是有多合适

  • 遇到合适的人主要靠缘分

  • 人品可能比水平重要许多

  • 沟通非常重要

  • 完全合适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相处过程往往需要至少一方包容

    一般都是我太菜了被导师包容…

  • 表达心意的邮件/消息往往会忐忑地写,手抖着地发,结果收到对方目前不招人的答复


    认 真 的 回 复

是否套磁一事,以及可能产生的非正式面试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申博应该套磁,老师之间做事风格和学校的制度也很不一样——有些喜欢自己提前物色好学生然后给学校推荐,有些喜欢让学校给你筛好了以后再匹配学生;有些学校不给老师单独的决定权,有些学校老师说要你那就要你了…… 但是注意到我总结的还是背景较弱的经验,所以我们这种往往都过不了学校的筛子(况且我这年还是地狱难度…)

根据我这学期一门巨无聊的课来看,其实一部分人是没找好意向的导师、学校也假定你根本没联系过、甚至你不知道你的兴趣是什么的(其它人就是假吧意思走个流程)。我们这门课会让你找三个教授做三个mini-project,就是让你熟悉你感兴趣的教授的领域,方便之后确定最终导师。虽然很多人是提前联系了老师套磁然后收获的offer,但都不是最终决定,你完全可以改变兴趣重新匹配。

假定发现了意向导师,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尝试联系,因为一般不会有坏处,但可能有意外收获。我这个offer恰好就是靠我第一个套辞得到的。如果对方愿意开个视频跟你面谈,那说明人家大概率是对你的背景很感兴趣,需要了解你真人是什么样子的。事实上如果到了这一步,我们认为被录取的概率已经接近一半了,这当中的逻辑是,一个大学老师平时往往工作都特别地忙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而人家愿意拿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跟你一个在另一个半球的陌生人唠嗑,基本就已经说明了人家怀疑你就是潜在的目标。

学术类邮件的攥写问题

这部分内容来自我们这学期的研究生导论大课(专门教你怎么开启学术之旅…)

  • 称呼不要只写个Dear Professor 或者 Hi,要么写清楚对方的名,要么Dear Prof. +姓 或者Dear Dr. + 姓
  • 不要发那种很泛泛而谈(即换一个任何人不修改都可以发送的)邮件
  • 另外注意拼写小心意外整活儿,键盘误触挺容易的:去年群聊里有个老哥吐槽他和一个教授往来了十几个邮件,人家终于忍不住告诉他,你邮件开头都写的"Dare Prof. XXX” …… 一个倒霉蛋甚至写成了 Bear Professor… 更是有一个倒霉蛋在邮件发送以后发现自己写的 “Dead Prof. XXX”……

结合我的几个非正式面谈经历谈谈两个学校的录取方式 [第二三个可能最最有用]

我申请季一共经历了三个非正式的面谈:

  1. Georgia Tech (GT): 这是我第一个尝试联系的教授,结果GT也是我唯一一个顺利被录取的。我甚至是先知道这个老师后来才知道的这个学校…

    去年大概九十月份的时候有人在我们小领域的论坛**转发了他的招生意向,其中说明了他做的小方向、期望学生的兴趣和背景之类的,然后表示如果要联系的话建议读一下他的论文总结一下你对他的哪些研究感兴趣并在邮件里说明**。他在我们领域的两个顶会(POPL/PLDI)的论文成果非常多所以自然吸引了我的注意,但因为这个老师的方向和我本科做的方向很不一样,所以论文一开始读起来还不算轻松(现在才发现我刚好挑到了比较复杂的一篇,甚至涉及到很偏的计算模型…)。我基本上就是一边刷英语听力题目一边做本科的科研又一边花了一周多挑了他的一篇搞清楚了个大概(那两周真是吃饭都在看…),当然现在我再看这些论文,不摸鱼的话大概一两天最多三五天就能看明白一篇全文(当然也不都需要全文都看),后面可以再单独写一下看同领域其他方向论文的一些比较naive的总结。

    最后我写了个其实挺拉垮的总结还附带了几个不太深刻的问题过去,他大概给我解释了一下,又说我挺合适想更深入了解一下,然后就开启了硬核剧情:给我发了三个图论问题,让我分别给个算法并且分析一下时间复杂度… 之后的一个月基本上就天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因为给出一个高校的解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当时我还请教了我的算法大师室友和系里另一个做理论计算机的同学一起讨论,还是没有得到比较好的解;结果后来我回看他写的邮件才发现他说了这三个问题和他的科研内容是相关的,我才顿悟,因为看过论文一联想就知道该怎么解了,给出的算法恰好就是一个问题的标准算法(现在的很多研究就是针对问题的子集做优化算法)。遗憾的是复杂性分析我并没有证明出来真正的上界——我找到了O(n^3)的算法却只能分析出它最多是O(n^4)的复杂度… 但我还是把一个月所有的思路有用的没用的按重要性排序写了一个大概七八页的文档发了过去,他表示我找到了问题的核心,这才打算开个视频讲一讲。

    最后基本上就是让我口头介绍了一下自己在做的项目,他给我说了一下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分析(这个似乎比提出算法更困难,也说了不用太在意没证出来这个)

    2021年2月16日我收到了GT的offer,发送正式邮件的教授(也是我现在的临时导师)随后又附了一封邮件表示他从我联系的教授那里 “heard many good things about you”

  2. UIUC的Prof. A: 这个甚至不能算是一次面试,感觉更像老师礼貌的个人习惯:ta他专门跟我约了个视频给我仔细讲了一遍UIUC的招生流程,以及哪些部分是他能控制的(其实他主页上也写了的),和第三个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听力稀烂,加上他的罗马尼亚弹舌英语,只听懂个大概…)

    总的来说UIUC每年会有海量的申请人,但每个申请人都被按方向分进了不同的池子里面,每个教授有中意的学生都可以去把他们捞起来,然后推荐给学校——这一步也是老师能够控制的;再之后学校审核材料的那一批人大概会按自己的标准进行投票一样的决定

    之前提到过UIUC另一个一个教授在网上公开写的UIUC.CS的录取流程https://yongjoopark.com/2020/08/23/illinois-phd-admission/

  3. UIUC的Prof. B: 联系这个老师已经是第二年二月份了,而此时我Georgia Tech的offer已经收到了。之前有幸认识了一位跟我同年毕业同年申请同程序语言方向还同名(音)的网友,建议我去了解一下这个老师,恰好和一个好朋友聊起这事以后疯狂push我去联系一下,我就按照他主页的建议我写了个非常简短的邮件把简历发了过去问他现在还来得及不,结果又得到了一批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一个回复表示,在今年3月15日之前他们都还可以考虑新的学生,但21年起**UIUC有了新的政策,口语分数不够22分的不会考虑PhD项目;但马上又说还有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聊:1. 如果我能在3月15日之前重新考一个口语分数出来(阅读听力写作0分即可),那可以仍然有得聊;2. 如果我申请了UIUC的硕士项目(MSCS而非MCS),也可以有得聊。**

这其实是**颠覆了很多帖子的科普的**,因为一些前辈的科普说,UIUC的MSCS项目是科研导向的,而且是含和phd类似的奖学金/补贴的,想转博直接找好导师交个申请表就行了学校没有门槛,所以每年只有很少的名额,甚至比PhD更难;

我提到了我恰好申请了美国仅有的少量科研向的硕士,UIUC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就开启了一次面谈。然而事实上这个老师的方向虽然也和程序语言有关联,但更多的还是偏向软件工程 SE,发的论文也大多在SE的会议上(比如ICSE, ASE, FSE这些),所以我一方面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实在看不懂也不是很看得进去他们的论文,提前准备比Georgia Tech要水很多。

最后面试的时候仍然还是我介绍了一下我的项目,他说了一下他组里的工作,本来还挺顺利的,最后他问我对他什么研究感兴趣,看了什么论文,结果我一下子说不上了,只能明示确实没仔细看太多… 之后还问过我有没有别的offer了,我直接说有GT的,还问了是谁,没想到他俩还认识… “Oh he is good, he is very good. If you go to Georgia Tech, we will meet in the future!”

同一时间我们系另一个一起主申硕士朋友也申了MSCS项目,他倒是**在没套磁的情况下被一个教授主动联系了(反向套磁)**,也聊了一次,之后在我收到拒信同一天他也收到了offer图片

另外提一点,因为UIUC.MSCS项目要拿工资必须得当助教,当助教就得开学前考过口语,不然他们学费虽然算美国最便宜的一档了但一学期还是要一万多美刀(助教工资可以把它抵消掉),但是这个口语你甚至可以本科毕业了再考… 或者第一学期就老老实实花钱读书…

关于来自院系的正式面试

如前文所说,有些学校老师自己的招生意向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你的材料被过了学校的筛选,他们是有可能组织比较正式的面试的(也有一些不组织)。我这种弱背景一般都是过不了这层筛选的,所以没有经历过。根据同辈的分享,大致是你申请的院系的三五个老师和你一起约个时间,让你分享你的过往项目经历,然后就像答辩一样问你一些问题(一般不会太细毕竟隔行如隔山,除非撞枪口上了——我担心全拒去找gap year的工作的时候,就撞到了知识技能完全覆盖我的经历的一个博后,问了我一个半小时技术实现细节……)。一般来说满绩选手、被大牛强推选手、论文满满选手才比较容易收获这种待遇。


信息源

我除了国内的一些论坛、本科导师熟悉的教授,我寻找意向导师最常用的几个信息源如下:

  1. 学院网站几乎都有的的Research Area部分,会列出这个领域教授的名单,往往还有个人网站

  2. Google 搜索{领域} + {学校名称}

  3. 本领域最重要几个学术会议(我们就是POPL/PLDI/OOPSLA/ICFP+CAV/LICS)的论文发表人、受邀来做Talk的嘉宾

  4. 教授个人网站往往会更新他的招收意向(通常为Assitant Prof.)

  5. 意向实验室的中国学长学姐

  6. 一个没有招生意向的教授可能会主动或者被请求以后给你建议另一个可以联系的教授(我遇到过哥俩好相互推荐对方的…)

  7. 推特:推特自己本身有很强的推荐系统,往往你找到了一个教授,你就会找到三个教授…美国的很多老师在推特上真的特别活跃,申请季很多也会为自己打广告

    比如



  • 给申请写建议的


  • 抱怨邮件爆炸的


  • 透露招生意向的


  • 透露招生意向还顺路转发别人的🤣

最后总结几点比较值得反思的事情作为参考

  1. 套磁只找了自己自认为喜欢的方向,相邻相近领域的老师找得少(比如我本科喜欢上了PL.Verification,选校几乎只找了这方面做得好的组,比如DeepSpec众大佬,最后看来都对我不满意… 实际上当你被招进去以后学校是假定你要花一段时间选择方向的,自由度非常高,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这件事。而且说实在的,People Sure Change ——我去年特别想去的一个组,现在对领域了解更多了以后意识到那根本不是最适合我的;反而现在所在的地方反而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我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另,我本科先在一个导师那学了一年,然后才在现在的老师这儿做了一年多,但申请完全只考虑了后一个方向,实际上应该也可以去尝试一下原来的方向(况且本来就有交叉,甚至有两个组做的东西刚好站在两个领域的交叉地带我申请的时候居然完全没发现)

  2. 过于执着于个别牛组(毕竟觉得他们做的东西太好了…),但主动无视自己劣势背景

  3. Statement of Purpose 纠结心思有点多,实际上不同于申硕士,在推荐信、论文、绩点、套磁面试几个大因素下,文书反而没那么重要(但不代表你可以乱写…);SoP里面两三百字介绍一个项目几乎不可能让人了解你的工作有多好(反倒是面试的时候做个ppt带着图讲更生动),其实只要概括得精炼,本专业的人都很快看明白你的过往科研经历就好了

  4. 花了太多时间(四十天)给GRE,8月中旬才正式准备G/T,居然花了那么长时间还是半脱产刷题;最后只上传了两个学校还都被拒了;有几个好朋友直接四天突袭随便考了个(或高或低的)分出来就顺利上岸了;

  5. 由于3. 和 4. 再加上项目本身走了很多弯路导致的大四上手头的科研项目陷入停滞(光推倒重来就有三次)我觉得一个健康PhD的申请季应该是30%的时间选校填表联系推荐信,20%~30%的时间套磁读论文准备面试,40%~50%的时间继续推进原有的科研并且争取在12.15前再出一点可观的结果并且争取有一个论文在投, 而我最后一项的时间几乎压到了10%…

  6. 还是有很大的*名校情结*,所以投的全是综合比较好的学校,我觉得这和不够自信、能力不够强还是有很大关系;潜意识里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名校的光环来假装"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这实际上是很不健康的;(至少我们领域)有太多大佬教授和大佬学生都并不集中在名校(top10、藤校),甚至很多都在欧洲那些国人几乎没听过名字的大学里面安静优雅地快乐嗑盐

  7. *经济因素*考虑得很重. 其实很多人通过先读一个Master项目然后进组科研,再想办法转"更好的"学校的phd,我直接把这个选项放弃了… 一些比较热门的学校诸如Umich、Columbia、Rice的硕士我就完全没有考虑(五万刀一年啊…)。开学一个月了,目前看来PhD项目确实是不需要花钱的(刚入境的时候需要几千甚至一万多人民币的杂费开销),如果学校在村里不在大城市的话甚至还可攒不少。 如果单纯的只看个人兴趣,而不考虑任何经济因素的话,我觉得我更想会选择直接去Amsterdam学那个逻辑硕士,然后争取转博或许做一些和cs交叉的问题… 但是作为中国"上层"(相对,既是全国的上层,又是大城市的中下层?)人民中最有代表性的准小康城市家庭的子女,我确实就没有经济条件上一个完全不赚钱而只学东西的(不然以后真的会饿死啊)


申请以外的一些Tips

国外的月亮真的更圆吗?

可能要给对留学报有重大期待的朋友泼点冷水——至少我们专业这句话只有50%是对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在计算机一大批最近五年甚至十年内加入清北复交浙科南这些级别的学校的年轻教授,绝对不比美国欧洲年龄相仿的大量年轻教授水平差,不仅是科研水平相近,课程质量也在逐渐优化,而且采用的方式大概率也是美式的。话可能不好听,但我觉得其实中美高校最大的差距就在上一代教授的差距上,而非这一代青年教授…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也很有道理:中美差距不在上海和纽约也不在深圳和洛杉矶,而是在武汉和芝加哥…

那么现在仍然要出国的理由有哪些呢?

做学术而言,一方面是遇到坑货导师的概率会更小,且能接触到领域开创者的概率非常大。就计算机科学而言,国内主要只有人工智能相关走在了世界前沿,而计算机系统、理论等基础领域却仍然在起步阶段(可以直接在csranking中定制领域排名直接看出来),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些领域在最近两三年才有老师学成回国开始发展。另外同样水平的老师,在国内的压力往往会比在发达国家大很多(包括考核机制问题、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等等),这样的后果是有一些导师可能更加急于求成(比如唯论文导向),而这一定是会降低科研的质量的。最后,做学术要和国际接轨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海外往往更有利于国际交流。

工业界找工作而言比较简单粗暴,就是课程质量好,读硕不用跟导师搞科研不用写论文,实习机会多,工作压力更小(周末双休,平时没有加班),平均工挣钱更多,对有考虑常年定居国外。的朋友而言,买房也比国内轻松非常多——总结成四个字还是,躲避内卷。

当然还有一点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有更稳定的网络连接环境便于做项目查资料…

美国的生活特别劝退的几点

  • 没有车的人在美国直接丧失人权(公共交通比较麻烦)
  • 虽然食物原材料价格并不比中国高,但任何涉及人力劳动的服务都贵到离谱
  • 我住的这亚特兰大满大街的音乐都是Rap… 旋律爱好者慎重
  • 快递慢得离谱…
  • 晚上不敢出门,喜欢长距离遛弯散步的慎重…

相比之下,在上海郊区住个小寝室,吃饭能在食堂便宜解决不用自己做的方便生活其实也挺利于搞科研的…


疫情问题

其实疫情走到现在就是清零和不清零的两种态度。美国的日常日增二十万确实看着吓人,大家也接近麻木了。今年入境的同学大多数身上都已经有四针疫苗了(国内两针,出国再加强两针),口罩随时戴,不太敢参加非中国学生的活动,过着学校-超市-家里三点一线的生活,一般不太会被感染。也听说有人阳性有人秘接,但年轻人一般也不会有大问题,也就这个样子了。这种事情没有人敢给出建议,毕竟就怕万一。

只能说每个人的选择都不是轻松的,祝大家好运,祝世界和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