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CS ⏩ NYU MSCS ⏩ Google

写在最前

文本适合核心诉求为留美工作、移民的陆本学子。详细攻略、数据参考:一亩三分地

本文不适用:回国就业、升学Phd、投资移民/婚绿等群体。

基本背景

  •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分成绩及其排名

    • GPA: 3.6/4.0
    • Rank: 20%左右(不确定)
  • 其他成绩如语言,技能证书等

    • TOEFL: 108 (R: 29, L: 29, S: 23, W: 27)
    • GRE: 161V + 168Q + 3.5AW
  • 奖励证书 奖学金

    • 学业二等奖学金三次
  • 科研/实习/项目

    • ACM区预赛铜
    • 小厂软件开发实习(申请时已有)
    • 字节跳动 后端开发实习生(申请时已有)
    • Intel 软件开发实习生(申请后,来美前)
    • 百度 后端开发实习生(申请后,来美前)
    • Amazon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申请后,来美前)
    • Meta/Facebook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来美后)
    • Google Software Engineer(目前)

申请流程与结果

最终录取学校:New York University, MS in Computer Science.

  • Offer:
    SchoolProgram
    NYU TandonMS in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FloridaMS in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MS in Computer Scienc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MS in Computer Scienc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MS in Computer Science
    Umass AmherstMS in Computer Science
    UC Santa ScruzM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C RiversideMS in Computer Science
  • Rej:
    SchoolProgram
    RutgersMS in Computer Science
    CMU-INIMaste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UC DavisMS in Computer Science
    UC IrvineMS in Computer Science
    U ChicagoThe Masters Program in Computer Scienc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M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xas A&M UniversityMS in Computer Science

留学申请

留美之路的第一步。其实申请美研,重点就是老生常谈的“三维”: GPA,托福,GRE。很多中介可能会说还要很多科研、项目、实习、公益活动等等。但实际上,在没有顶会论文、世界级竞赛得奖的情况下,本科学校+GPA基本能确定你能够申请到哪一档的学校。G、T实则只是一个附加的要求,能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即可。举个不恰当的例子:3.0的绩点,即使有335+的GRE也很难帮你申到top30左右的学校。因此,如果现在你还是大一到大三(还没有到申请季),那么保住自己的绩点是申请流程的重中之重。托福、GRE考试都可以重考(本人考了三次托福才上105+,两次GRE才上325+),但绩点很难挽回。

标化考试

很多人眼中非常痛苦的存在,但其实是留美路上的一个小坎,因为这两门考试是你努力就能拿下的。之后很多很多的挑战,即使你努力也不一定能通过。

掌握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努力是通过考试的关键。比如,托福是得听力者得天下,那么是不是得先把听力练好。但是只练听力可取吗?首先得意识到,人没法听懂自己读不懂的东西。前置条件还是在于,你能读懂多少东西,最后问题还是回归词汇量和语法。如果你训练TPO时候阅读一直上不了25,先检查一下自己了认识90%托福红宝书里的单词。同理,准备GRE考试时,如果把要你命3千的单词过了至少3边的话,词汇量至少保证了Verbal分数的下限。

准备英语考试的方法和资源,网上已经数不胜数,在此不加赘述。但建议不要死磕高分,因为标化考试是以通过最低要求为主,无需像追求报告字数一般。

择校

随着近年美研门槛的水涨船高,往年的保底学校可能如今申请难度也不小,但合理的择校逻辑还是不变的。

我们通常会说彩票、主申和保底。结合自身情况和一亩三分地中前一年的录取数据,大概就能够清楚自己主申的学校档次(三维略有高低,但总体相差不大)。同时可以适当申请彩票学校。最后,保底学校必须有,而且必须是稳,但不要太多(本人就是申请了过多的保底学校,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因为保底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让你有学可上。

如果你真的前两年绩点滑坡,大三很难力挽狂澜,也别灰心:读名校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找到工作的跳板。

理论上,越好的学校,更好通过公司的简历关。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的校招充满了不确定性。好的学校未必就一定能拿到更多的面试。去年的例子:哥大的CS硕士几乎都收不到Meta/Facebook面试,而哈德逊河对岸的史蒂文斯理工却有专门的Meta campus recruiter发面试。即使没有上top xx的学校,也并不意味着你无法找到一份暑期实习或是全职工作。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年收入动辄四五十万刀的trading firm,那么学校大概率没有实习和相关项目的作用大。再次记住,学校最大的作用是提供CPT和OPT。而STEM OPT是我们能撑到h1b抽中,乃至获得eb2绿卡排期的关键。



实习

在你研二全职前,你应该争取到至少以下各阶段中的一段实习。通常最难的就是找第一段实习。这时候很容易碰到经典困境:“你需要一份工作来获取工作经历;而找到工作却需要工作经历”。

那么如何在本就学业(报告)繁重的学习生活中积攒让你通过实习简历关的经历呢?本人觉得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思路:

  • 竞赛(ACM)

    ACM可以说是上大计院师生最热衷的校内活动。想必计院的同学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参加了不少学院关于ACM的讲座。虽然本人也潜心训练了一个暑假,但由于实力一般,获得区预赛水铜后便开始忙着标化考试。那么ACM对于过实习简历的帮助有多大呢?结合本人在大三投简历的情况来看:如果你取得的奖项比较普通并且投递的不是大厂,那么审你简历的人很可能并不知道其中的含金量。可能你把ACM区预赛换成蓝桥杯对方也未必能察觉到差别,如此占用你数百甚至上千小时的一行奖项可能连一个简单的Vue+Springboot的前后端项目都不如;如果你投递的是大厂并且除了ACM普通奖项之外一片空白的话。。。总而言之,ACM流派需要结合自身能力。我不否认计院每年人才辈出。但我们可能一开始都觉得自己是V,最后不过是成为了又一个大卫·马丁内斯。

  • 开发项目

    其实这个路子本质和大部分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同学无二,都是往简历上加当下比较火热的技术。目前网上开发项目资源丰富,常见项目的例如电商、社交论坛,想要动手做一些东西并不复杂。注意在面试之前把简历上做的东西和用的技术都深入了解一下,以防止面试官往深入了问。

  • 公开课Lab

    本人在出国后,经常在同行的简历上见到诸如MIT6.824,CMU15213等网红课程的Lab项目。首先这类课程本身质量不错,例如CSAPP可以让你较为全面地学习系统方面的知识,其中很多是通过背书做题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课程的实验一般是根据论文/课本的理论去实现一些东西,例如6.824的Raft、15213的实现malloc。出国同学还能根据它提前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

如果你工程能力不俗且勇于尝试,可能在大二暑假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实习。而本人大二暑假还在ACM集训队挣扎。

大三暑期实习

如果你在上述一点或者超过一点都有不错的准备,此时的你已经可以去挑战大厂的暑期实习了。

本人分别在大三和研一两次参加过国内的春招(暑期实习):第一次仅有ACM区域铜和一些普通的开发项目,因此最终只找到了一家小厂实习。而研一时再次投递暑期实习时,总共有四段实习(之后的字节、Intel、百度),最终找到了阿里、腾讯、美团、亚马逊、摩根士丹利的暑期实习。可见在本身有实习的情况下,再次找实习,简历关就不再困难。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二次的春招实习。春招春招,可能大家觉得等到春季再准备也不迟,但实则春节结束后可能就已经开始了当年的春招实习。

但如果像我一样大三秋季和冬季还在忙于标化考试,也不要担心。对于我们出国的同学来说,后面还有大厂实习的机会。

大四日常实习

8月中旬,这时的你应该结束了暑期实习。此时你应该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专心投递美国学校网申。等到九月中下旬,网申流程结束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可能你觉得这时忙了三年了,得休息休息了?别急,现在的你有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好好地积攒实习经历。据作者所知,部分大厂如字节、腾讯、百度,都会提供日常实习的机会。除了互联网大厂之外,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上海的各大外企如Intel、VMWare、NVidia等外企也会提供日常实习。

此外,笔者建议在这一年中最好把Leetcode至少前200(最好前400)刷掉,提前为之后找美国本土实习做好coding方面的准备。当然,不少同学在之前找国内实习的时候已经刷了一些题了。

等到你临近毕业,理想中的你应该是:手握心仪的美研offer + 有一到两段高质量实习(最好大厂/外企)+ 至少200道的Leetcode题数。至此,你已经为去美国后的第一步:找美国暑期实习做好了基本充分的准备了。

最后,好好地和国内的朋友和家人说一声再见吧。因为接下来的美国之旅很漫长,很可能数年都难以再回去了!

To be continued…

美国求职

美国实习

很多人会烦的一个错误是认为去了美国以后才开始找第二年的暑期实习。但实际情况是一些公司(亚麻、Salesforce等)在七、八月就开始了网申渠道。在此分享一个之前本人用来track各公司网申的repo:https://github.com/pittcsc/Summer2023-Internships 。 网申投递赶早不赶晚,不要总想着刷到多少题了再投,因为即使投递之后也大概率会经历漫长的等待乃至默拒。同时也可以在领英和一亩三分地上找一些国人的内推。

刷题。通常美国大厂的实习面试基本只有coding和behavioral question(bq)。而coding往往都会考leetocode上的算法题。比如Meta就是出了名的基本只考tag题,所以备战它家的面试时,把高频前200道刷个两遍足矣。而亚麻的面试则会是解释OA中自己做过的题目,以及它家出了名地看重基于leadership principiles的bq。Google的面试比较灵活,因此刷近几个月的面经题要比刷题库更有用;并且它的面试会有follow-up,例如更改原题条件或是要求更低的复杂度等。本人认为当刷题超过一定数量之后,边际效益甚微。因此找工中后期的刷题主要以练手为主。常用的题型应该在leetcode前400题中就已经基本掌握。当然,刷题对中国学生来说往往不是最大的问题。流畅地把一道自己会解的题目用英语解释给别人听才是面试的要求。建议多和一起找工作的朋友互相mock interview。

美国全职

此时的你,理想情况下简历已经是包含国内外大厂实习。全职的时间线和实习类似,网申/内退投递的流程也是类似,并且尽早投递。面试结构上,相比实习,全职面试会有更多轮coding,并且基本都包含单独的一轮behavioral round。

除此之外,我更想谈谈自身实力之外的东西:经济大环境。很多人都知道2021年tech行业经历了一波大放水,很多人,无论是科班还是转码选手,涌入了各大科技公司。其中有些人会以一副导师的姿态开课指导别人如何准备面试拿offer。他们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归结于自身的努力和选择,他们不会告诉你当时人手一个Google、Facebook面试的情况。但来到2022,加息下的科技行业别说开放招聘了,甚至在职的人也要为大规模裁员、pip而担心受怕。2022年的Meta暑期实习生超过90%的人都没有return offer;亚麻即将入职的NG们被delay六个月的offer,导致OPT的身份问题;无数中小公司撕return offer;刚入职了Amazon、Meta就被裁员等等。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做到哪些就一定能顺利地在美国找到工作,请别相信他。我们之前做的一切,只是增加上岸的概率。

在2022下半年如此困难的求职模式下,笔者的一些朋友有总结出了一些适合经济情况较差时的找工作方法:在领英上直接找到profile中标注了仍然在招聘的hiring manager并私聊;多关注中小公司以及传统行业的SDE岗位。FYI

移民

本人对于美国移民的学习资源来自一亩三分地的移民板块以及公司律所的资料。很多人对于这一步的了解是开始工作,甚至拿到工签以后才,如果你的目标是润,那么找到工作,抽到h1b,都不是你的最终目标。绿卡才是那个润的终点。但是目前狭义的找工作->抽工签->排绿卡的流程十分漫长。具体是多长呢?即使一切顺利,一毕业进入支持day 1 PERM的公司(Google, Microsoft等),且后续不失业的话,最后拿到绿卡也是至少六七年以后了。如果不顺利的话,十年及以上也是常有的事。当我在写这个篇章时(2022年12月),美国eb1绿卡也已经有了排期。如果你坚定地以移民美国为目标,那么读phd多发paper可能是更可行且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选择;甚至婚旅也可以成为一个选项。对于死磕eb2/3的同学(也是本人的情况),放松心态。在目前eb2/3排期的基础上,最大的困难是抽中h1b。但即使三抽不中,如果已经file 140锁定了pd,那么内部transfer去其他国家(加拿大、欧洲等)之后再通过L1签证回美也是一个选择。

0%